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来源: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9月29日-30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一系列《2024****点击查看委员会****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基本设备的采购公告》。
****点击查看政府采购网信息统计,本次采购 总 高达9530万元 ,涉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体外除颤仪、多参数监护仪等12类医疗设备 ,每类设备分为3个采购包, 采购总数量达608台。
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采购公告在“ 是否接受进口产品投标” 选项上, 均为“否” ,只接受国产设备投标。
10月25起,中标结果陆续公布。
中标品牌分别有 迈瑞、GE、西门子、科曼、宝莱特、万东 ......其中 ,国产器械“一哥” 迈瑞医疗在多个采购包中中标 ,合计拿下1859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41台, 迈瑞医疗、GE医疗、西门子医疗
对应单台价格为:61.8万、64.6万、64.7万
便携式彩超32台, 蓝影、迈瑞、GE
对应单台价格为:17.9万、28.6万、28.5万
数字化X线摄像系统37台, 迈瑞、**蓝影、万东
对应单台价格为:33.26万、31.7万、36.15万
体外除颤仪48套, 迈瑞、科曼、ZOLL
对应单台价格为:2.8万、1.6万、2.85万
麻醉机42台, 迈瑞、GE科曼、**易世恒
对应单台价格为:9.386万、8.28万、7.8万
多参数监护仪148台, 科曼、宝莱特、**迈瑞
对应单台价格为:1.228万、1.1万、1.456万
......
多省医疗设备集中采购, 国产优先!
迈瑞、东软、联影、理邦...
近年来, 国产医疗设备 在政府采购中的 优先级 不断提升 。
以**省为例,近三年省内 基层医疗机构 以及 ****点击查看医疗机构 ****点击查看医疗机构, 金额不同、数量不同,但整体上来说均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2023年,****点击查看卫健委 本级7个医疗设备采购项目, 3493台医疗设备金额合计2.35亿元, 其中超1亿元医疗设备采购,拒绝进口产品投标。迈瑞、东软、联影、理邦等优****点击查看一中标。
2022年,****点击查看卫健委总预算近2.52亿元,为 基层医疗机构 采购包括影像类、床类呼麻类、检查检验五官类、精神卫生监护类、院前急救类等五大类, 共计3974台设备,同样明确只接受国产投标。
事实上,目前各个省级医疗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国产设备进院成功率早已大幅提升。
10月28日 , ****点击查看齐鲁医院 设备采购项目(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像系统等)公开招标公告发布, 总预算1.06亿元 ,采购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像系统、磁共振成像系统(7.0T) 两套,且 要求只要国产。
9月29日 , **市 ****点击查看委员会集中采购医疗设备项目招标公告》,预算21,798,700.00元, 集中采购一批医用超声波仪器及设备,在是否允许进口选项上, 同样为“否”。
前不久, ****点击查看市、县、乡三级32****点击查看医疗机构 组成采购联合体,总预算7914.12万元采购13种合计21台设备,包括数字X线摄影系统、医用核磁共振装置(MRI)、超声类、监护类、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输液泵 等。同样 拒绝进口产品,只要国产!
随着国产品牌实力的不断提升,****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市场,越来越多的 ****点击查看医院也更倾向选择国产品牌。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进口,
进入“博弈期”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助推下,国产医疗设备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据权威数据表明, 2023 年中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已达令人惊叹的 1.2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4%。 这一数据不但体现了医疗设备市场的强烈需求,也凸显了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快速崛起与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中低端领域,国产品牌已实现基本替代;在中高端领域,国产替代也进入“博弈期”。
根据粤开证券报告, 2019年至2023年7月,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采购中,输液信息采集系统、康复训练软件、磁疗设备、医用吊塔等 111个中低端领域产品国产品牌占有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起搏器、X射线机、磁共振成像等68个中高端领域产品国产品牌占有率处于10%-50%区间, 国产替代进入博弈期;
这一系列数字的 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但随着内外资平等对待政策不断落地,越来越多外资品牌 在国内设厂、**生产 , 国产“身份”这一优势也将消耗殆尽。
尤其是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能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固然加速国产械企们的成长视野 ,但若要超越乃至引领整个行业,仍需漫长征途去探索与实践。
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