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委会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招标,中方回应

欧委会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招标,中方回应

发布于 2025-06-25
正文内容

欧盟委员会6月20日决定,限制中企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招标。此外,采购方还必须确保,中标项目里外包给中企或中国制造设备的比例不得超过50%。该措施涵盖了从口罩、绷带到医疗机器和机器人整套价值达高1500亿欧元的市场。

欧盟委员会指出,限制措施将在10天后生效,但不影响非公共采购渠道的医疗器械进口。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周五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批评布鲁塞尔实行双重标准。

郭嘉昆指出,**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维护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规则,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欧盟一贯标榜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但事实上一步步走向保护主义,动辄付诸单边经贸工具,以公平竞争之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我们希望欧方恪守市场开放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将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郭嘉昆强调。

面对这则看似咄咄逼人的法案,行业恐慌了一阵,旋即便很快冷静了下来。

“500万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在4000万元以上。这个量级的订单不说中国,全球都不算多。”多名医疗器械行业从业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目前,达到4000万元人民币以上量级的医疗器械采购合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超高单价设备,结合当前汇率及产品单价计算,本次禁令受到影响的主要是4000万元以上的超高端大放类设备,诸如质子、重离子放疗系统、PET-CT、超高端磁共振及高端放疗设备等。二是医院建设或翻新时进行的全场景采购方案,****点击查看工作站、呼吸机、监护仪、吊塔设备、医用供气系统等,有时企业甚至还需要承担一部分病房设计及承建工作。

欧盟市场很大部分为“替换市场”,****点击查看医院建设已经很成熟,往往只有一些设备替换升级的需求,合同金额有限。更重要的是,即使有稍大金额的订单,相对于跨国企业,中国企业总体“抢大单”的能力目前并不突出。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总体尚处于早期,难以如西门子、飞利浦、德尔格、罗氏诊断等欧洲本土企业一样,****点击查看医疗机构有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加上欧盟并非单一市场,而是一个由27个成员国构成的分散市场,进一步加大了中国企业突破的难度。

梳理各家企业2024年年报可以发现,迈瑞医疗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67.26亿元,国际业务占整体收入的44.75%,其中超6成由发展中国家所贡献。欧洲占比很少,公告披露约8%。

联影医疗受到的潜在影响或相对较大。一方面,其PET-CT等产品单价较高,另一方面,其欧盟业务广泛。 2024年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高端医疗装备已完成欧盟27国中超半数成员国的市场渗透,构建起覆盖欧盟区域15国以上的高端影像设备规模化装机网络。2024年,联影医疗实现海外营收22.66亿元,占总营收的22.00%。

两家头部企业之外,其余玩家的国际化能力普遍弱了一个级别。行业人士判断,IPI法案目前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虽然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企业不在少数,但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都没有形成成规模的销售。500万欧元这条分界线,对医疗器械行业没有太大冲击。

新浪医药综合

—精彩回顾—

首个药糖尿病干细胞疗法上市在即

中国,走出一个全球First in class

mRNA 肿瘤疫苗,中国力量快速崛起

医药巨头裁员,愈演愈烈

又一巨头栽了,GSK 6.25亿项目折戟

联系我们

专访/内容** : 阿杰 130****点击查看5100

商 务 合 作 : 杨小雨 152****点击查看1717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为转载的内容,信息准确性与完整性由原发布方负责。平台仅提供信息传播渠道,不对此类内容的真实性、专业性及适用性承担保证责任,仅供用户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