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政打击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中方回应

欧盟新政打击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中方回应

发布于 2025-06-04

招标详情

欧盟
联系人联系人0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670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2条

立即监控

欧盟新政打击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回应

6月3日,据商务部网站,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拟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答记者问。


问:有媒体报道,欧盟成员国依据《国际采购工具》投票决定,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未来5年内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公共采购项目招标。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注意到有关情况。欧方有关决定和歧视性的措施不仅损害**企业利益,而且利用单边工具破坏公平竞争,构筑新的贸易壁垒,对这一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

当前,全球经济秩序正遭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作为负责任的主要经济体,中欧应恪守世贸组织规则,坚持公平、透明和非歧视性原则,以相互开放应对挑战,以**对话妥处分歧,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希望欧方纠正错误做法,**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行动,并将采取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据外媒报道,欧盟各成员国已于6月2日高票通过,决定限制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参与价值超500万欧元的欧盟公共采购合同。这是欧盟首次依据《国际采购工具法案》(IPI)采取行动。6月3日,欧盟中国商会表示,对这一决定深表失望,对欧方将限制中企参与欧洲当地医疗采购市场表示严重关切。


IPI制度发布于2022年6月。****点击查看政府采购领域,欧盟与中国以及非欧盟国家的关系不平衡,****点击查看政府采购市场准入方面缺乏“互惠”,因此,IPI为欧盟提供了一个法律程序:允许其对非欧盟国家进行调查,评估这些国家的一些措施做****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政府采购市场准入受到损害。


发布后的两年,IPI制度一直未被启用,因此并未引起关注。直至2024年4月外媒报道,欧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启动IPI调查。欧盟委员会发布声明称,对中国采购行为的细致调查发现,**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优先采购国产设备、限制进口设备采购,并在招标过程中提出“异常低廉”的报价,这些行为对欧盟制造商构成了所谓的“歧视”,使得欧洲相关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此前欧盟曾表示,中国对许多类别设备提出严格的国产要求,强调医疗设备的本地化,这一转变使得中国在医疗设备类商品上,从2019年的逆差13亿欧元变成2020年的顺差52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