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5年度第二批“中医药创新与转化研究”项目(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申请指南的通知

关于发布2025年度第二批“中医药创新与转化研究”项目(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于 2025-07-29

招标详情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
联系人联系人12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666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64条

立即监控

关于发布2025年度第二批“中医药创新与转化研究”项目(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29 11:07:11

各有关单位、有关专家:

为进一步落实《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总体部署和《“十四五”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点击查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要求,加强信息化支撑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点击查看发展中心(****点击查看)决定设立第二批“中医药创新与转化研究”项目(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现发布2025年度项目申请指南,具体事宜如下:

一、智慧药学

1.中药制剂智能质控体系构建与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中药饮片(包括配方颗粒等)全流程的智能质量管理模型,覆盖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中药饮片质量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利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实现中药饮片的自动识别、定位和库存管理,确保药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根据医生处方信息,自动完成中药饮片的审核、抓取、称量、配药、核对等过程,提高发药效率和准确性;研究中药煎煮过程的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对煎煮条件的实时调控和数据记录,确保煎煮质量的一致性与安全性;研究颗粒剂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智能化管理,采用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技术,优化颗粒剂的生产工艺与配方,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关键参数。

考核指标:通过智能管理,提高管理效率10%以上,减少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过期损失,提高药品使用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智能煎药控制和实时监控,提升药品的质量和疗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仅限具备院内制****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研究周期为1年。

2.中药制剂智能研发体系开发

研究内容:开展智能工艺优化与生产控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中药制剂传统工艺(如提取、浓缩、干燥等环节)的多维度数据,建立动态优化模型,实现生产参数的智能调整(如温度、时间、压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结合大数据挖掘,筛选最优工艺组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能耗与原料浪费;开发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系统,引入物联网(IoT)设备和智能生产线(如智能煎煮设备、全自动制丸机),实现从中药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无人化操作,开发智能中央控制系统,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如批次、温湿度、成分含量),并与供应链、仓储系统联动,确保生产标准化与全程可追溯;开展实时质量监控与智能预警,结合集成传感器、近红外光谱(NIR)、高光谱成像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如有效成分含量、微生物限度、水分)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构建AI驱动的质量预测模型,对异常参数自动触发预警及调整机制,确保产品合格率,降低批次返工率;利用数据驱动的制剂创新平台,整合古籍文献、现代药理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构建中药制剂知识图谱,支持新型剂型(如纳米制剂、缓释制剂)的虚拟筛选与模拟验证, 开发AI辅助研发平台,****点击查看实验室到临床的转化。

考核指标:中药制剂生产效率提升≥20%,工艺优化模型覆盖80%以上传统剂型(丸剂、散剂、膏剂等) ;全流程自动化系统实现无人化操作,生产数据实时上传率≥99%,批次追溯响应时间≤5秒;制剂质量合格率≥99%,AI预警系统对关键质量指标的准确率≥95%;建成涵盖200+中药方剂的知识图谱数据库,AI平台支持5种以上新型制剂的虚拟研发,其中至少1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仅限具备院内制****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研究周期为1年。

3.中西医协同治疗场景下智能化药物不良反应预测系统研发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发智能化的药物使用风险预测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对药物使用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自动识别与评估;构建预测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中潜在风险的综合平台,分析大量的临床数据和药物信息,实现对患者用药风险的早期识别和预警,从而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国内外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验证,在比较和整合具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的风险因素的同时,纳入新的危险因素,优化现有模型、开发新的模型。

考核指标:提出1套具备知识学习、经验反馈等特点的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建立动态系统的模型;研制包含数据感知、行为分析、知识学习及经验反馈的算法;运用智能系统领域验证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优先支****点击查看医院。研究周期为1年。

4.中西医协同用药安全智能管控体系构建与应用

研究内容:利用智能算法和自动化设备实现药品的精准调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调剂的速度和准确度,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药物和剂量;设计自动化流程,降低调剂错误率;设计软件系统的统计模块,对核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帮助药师及时发现差错问题,帮助其总结分析差错风险点,提高并持续改进调剂质量;探索利用智能系统,整合核对与贴签的功能,优化自动化的调剂流程,减轻药师的工作负担;设计引入智能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实时监控和分析各项绩效指标,包括药品带量采购、抗菌药物使用、次均药费等相关指标,通过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分析,帮助药师及管理者及时识别潜在问题,优化药品使用策略,确保**的合理配置。

考核指标:实现高效率、跨领域和全周期的物流调配知识获取、知识优化与流程再造等构建技术;建立基于药品调剂实际操作案例的智能调剂多维度知识规则;形成以实时药品状态、不同季节、****点击查看医院个性化决策定制。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研究周期为1年。

5. 中西医协同智能审方系统研发与临床风险防控应用

研究内容:研发和验证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智慧化药品处方审核系统,构建药品数据库、药物相互作用知识库、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为相关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认知计算、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处方内容的智能解析和合理性评估;分析医生处方模式和患者用药反应,根据临床指**药品管理规范建立审核标准,构建基于虚拟智慧化审核的药物安全评估体系,根据医生处方行为,自动修改审核规则。

考核指标:在智能处方审核领域研发出创新的算法、计算模型及优化方法;开发一体化、高效率的从处方数据采集到临床用药决策的综合性大型软件系统、药品使用风险评估与预警及规范化临床应用分析报告系统;构建有特色的新一代智能审核等高通量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相应的云端部署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研究周期为1年。

二、慢病管理

1.中医院智慧慢病管理平台的应用拓展

研究内容:在已有慢病管理平台基础上,结合中医诊疗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如中医体质评估、中药治疗方案推荐、中医康复指导等,****点击查看医院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慢病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智慧化中医慢病管理服务。

考核指标:智慧慢病管理平台新增中医特色功能 3-5 项,平台注册慢病患者数达到 10000 人以上,患者活跃度达到 30% 以上,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 20% 以上,患者满意度达到 80% 以上。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需为已开展慢病管****点击查看医院。研究周期为1年。

2.中医药全周期慢病管理服务模式优化

研究内容:以慢性病患者为目标人群,整合中医临床诊疗、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优化中医药全程参与慢性病管理的服务流程,****点击查看科协作的慢性病管理团队,开展联合诊疗和随访服务,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考核指标:形成一套优化的中医药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点击查看医院应用后,慢性病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15%以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10%以上,患者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需为具有慢****点击查看医院****点击查看医院。研究周期为1年。

3.智能化中西医协同老年慢病管理体系构建

研究内容:针对老年高血压、糖尿病、认知障碍等疾病,融合智能穿戴设备、居家监测数据及中医辨证信息,建立 “预防 - 诊疗 - 康复 - 照护” 全周期管理平台;开发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智能终端,提供个性化养生方案;评估中西医协同管理对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考核指标:建成1个老年健康管理平台,接入≥2000例老年人数据;研发1款中医体质辨识终端,完成≥500 例验证;形成1套老年慢性病中西医管理规范。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需为具有老年病科或****点击查看医院,并与社区、养老机构等有**基础。研究周期为1年。

4.中西医协同慢病管理疗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内容:围绕常见慢性病,结合中医诊疗理论和现代医学评价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中西医协同慢病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症状改善、体征变化、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考核指标:形成至少3套中医慢病管理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临床验证研究,验证样本量不少于300例,指标体系的信效度达到0.8以上。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经费为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需为具有慢病管理和****点击查看医院。研究周期为1年。

5.基于大数据的中西医协同慢病管理疗效评价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点击查看医院积累的大量慢病患者临床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慢病管理中西医协同疗效评价模型,实现对患者治疗效果的精准预测和评估,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不断优化模型性能。

考核指标:开发至少2个慢病管理疗效评价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70% 以上,****点击查看医院的应用覆盖率达到50%以上,医生对模型评价结果的采纳率达到60%以上。

经费支持:拟支持3家单位,每家单位10万元。

说明:申报单位需具备丰富的慢病临床数据**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研究周期为1年。

三、申请条件

(一)申请单位

1.****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具有与项目实施相匹配的研究条件;

2.无不良信用及诚信记录;

3.具有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能出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

(二)申请人

1.具有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医风学风;

2.为申请单位正式任职的临床或科研人员,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

3.有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

4.作为该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者,应保证充足的工作时间;

5.在本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科研基础,有良好的医疗和科研道德,无不良诚信记录及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四、注意事项

申请书应当由申请人本人填写。注意在申请书中不得出现任何违反法律法规或含有涉密、敏感信息的内容。申请人及申请单位应当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凡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即以人为受试者或者使用人(统称研究参与者)的生物样本、信息数据(包括健康记录、行为等)开展的研究活动,都需要进行伦理审查。

申请书研究内容需涵盖通知要求的所有内容,考核指标不得低于通知要求。

项目研究取得的各类成果,包含不限于论文、专著、研究报告及获奖等,应当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

本项目通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形式确定最终支持项目。

五、其他事宜

(一)申请材料详见附件。

(二)申请受理时间自发布之时起截止至2025年9月1日17时,逾期不予受理。

(三)本次申请实行无纸化申请,申请材料包括:①申请书word版;②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的pdf扫描件及相关附件;③《项目汇总表》。申请单位科研相关部门统一汇总后发送至****点击查看@163.com,邮件主题注明:“申请单位名称”+“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

(四)本项目按****点击查看发展中心(****点击查看)《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实施和管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市**区幸福一村55****点击查看发展中心(****点击查看

联系人:张佳乐

联系电话:010-****点击查看5338

附件:

1.“智慧药学和慢病管理”项目2025年度申请书

2.项目汇总表


****点击查看发展中心

(****点击查看

2025年7月28日


附件(2)
2.xlsx
下载预览
1.doc
下载预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