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医保局,****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各有关企业:
根据《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采购文件编号:****点击查看)》相关要求,为做好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中选结果在我省落地执行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执行时间和范围
(一)采购主体。全省采购和使用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点击查看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积极参与。
(二)执行时间。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自2025年3月1日零时起,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自2025年5月1日零时起,医疗机构执行中选结果。
(三)采购周期。本次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3年。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第一年采购周期自2025年3月1日至2026年2月28日,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第一年采购周期自2025年5月1日至2026年4月30日。
(四)品种范围。本次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详见中选结果(附件1)。
(五)协议采购量。****点击查看医疗机构与中选产品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采购量(附件2)。采购协议每年一签,****点击查看医疗机构无需重新报量,原则上采购周期内总采购量应为首年协议采购量的3倍,每年度协议采购量不低于前一年整体实际使用量的90%,不低于同中选企业上年协议采购量。首年****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如新增采购需求,须签订采购协议;如医疗机构因特殊原因下调采购量的,须提交书面说明材料及需调整的采购量,由设区市医保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级医保部门,书面说明材料经公示后无异议同意调整。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做好执行前准备工作。生产企业自主选择中选产品配送企业,通过招采管理子系统建立配送关系。****点击查看服务中心****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及其选定的配送企业及时通过招采管理子系统签订三方协议(附件3)。医疗机构应提前做好库存清理、中选产品采购配备等工作,确保自执行之日起,****点击查看医疗机构按中选价格购买使用中选产品。
(二)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产品进院渠道,按时完成协议采购量,在优先采购中选产品的基础上,从临床合理使用出发,适量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产品。
(三)保障产品质量和供应。中选生产企业为供应保障的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保障中选产品质量和供应的主体责任,按照全省年度协议采购量,结合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需求,做好生产供应准备,****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发送的网上采购订单,确保按时保质保量供货;超出协议采购量的部分,仍需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中选生产企业要加强对配送企业的管理,****点击查看医疗机构需求足量及时供应中选产品。设区市或县(市、区)医保局建立医保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四方在内的工作联络机制,切实保障集采产品落地使用。****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发送给配送企业的订单超过48小时未响应,向医保部****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向县医保局报告,****点击查看医保局报告,省属****点击查看医保局报告),相关医保部门及时在1个工作日内汇总形成延迟响应清单,发送给配送企业,督促相关配送企业及时配送到位;被督促的配送企业无不可抗力原因再次超过24小时仍未响应的,县(市、区)医保局要及时将相****点击查看医保局,通过约谈、暂停拨付结算款、建议生产企业取消配送企业的委托资格等方式,督促配送企业切实落实配送计划,强化供应保障。对无法协调解决的供应配送问题,按照《关于报送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配送情况的通知》要求,及时在省平台填报问题清单。生产企业、配送企业联系方式由****点击查看服务中心提供。
(四)加强医保政策协同。协同调整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等中选产品医保支付政策,根据中选产品最高中选价格调整《**省医保医用耗材支付管理目录(2023年)》内医用耗材医保支付标准(详见附件4),高于医保支付标准的,由参保人员自付,低于医保支付标准的,按实际价格为基准,按规定支付。医疗机构按中选价格与中选企业结算,按中选价格向患者收费,医疗机构使用非专用的工具费用,****点击查看医疗机构承担;配套工具产生的清洗消毒相关费用,****点击查看医疗机构承担。中选产品的采购货款实行医保基金与供货企业直接结算,根据医疗机构和企业在招采管理子系统发生的“人工耳蜗类集采”“外周血管支架类集采”项目网上采购数据确**算金额,由省本级和市级医保经办机构按《**省医保基金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用耗材和国家谈判药品周转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点击查看医疗机构和供货企业签订集中带量采购医用耗材货款结算协议,明确结算方式和责任义务,落实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政策,保证周转金及时拨付。
(五)加强动态监测分析。各设区市医保部门应按规定加强对生产企业的中选产品生产和质量、经营企业的中选产品供应情况、****点击查看医疗机构的中选产品采购、配送和使用行为等动态监测和日常监管,每个季度第一个月对上季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对不能按要求履行供货义务的企业,可采取约谈、责令整改、公示通报等措施进行管理,并将相关情况报送****点击查看服务中心,按照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予以处理。省属医疗机构的相关****点击查看医保局负责。
(六)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应深刻认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同配合,强化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确保联盟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点击查看办公室报告。
联系电话: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 0791-****点击查看0516
****点击查看服务中心 0791-****点击查看2300
附件:
**省药品医用耗材集中
****点击查看办公室(代章)
202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