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风险提醒

浈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风险提醒

发布于 2025-09-12
****点击查看管理局高温天气食品安全风险提醒
发布日期:2025-09-12

高温湿热天气持续,微生物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变质,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点击查看管理局现发出以下风险提醒:

一、谨防误采误食有毒野生植物中毒

1.谨防有毒野生蘑菇中毒。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食用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且没有特效疗法。毒蘑菇与食用菇形态相近,往往没有明显的区别特征,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一些民间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如观察颜色、虫蚁啃食、银针试毒、高温去毒等都不可靠,野外无毒的蘑菇也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2.谨防钩吻(断肠草、大茶药)中毒。钩吻(断肠草、大茶药),全株有剧毒,其花、根茎的形状与一些常用煲汤料如“五指毛桃”“金银花”“金锁匙”“鸡血藤”“海风藤”等十分相似,难以分辨。钩吻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缠绕共生,对于素来有采用中药材泡酒或煲汤饮用习惯的**群众来说,容易因误挖误采钩吻或混入钩吻的植物根、花、藤茎用于泡酒或煲汤食用而引起中毒。

二、谨防食用湿米粉、木耳等导致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会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导致严重食物中毒。

食品经营者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购进湿米粉、木耳、银耳等食品时,要严格做好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工作,确保来源可追溯,质量有保证。要按照标签标示的储存条件进行冷藏或在阴凉处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销售食用完毕。对于过期未销售或未加工食用的产品,要及时销毁处置。

消费者在食用前应重点检查湿米粉的保质期。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即使感官性状正常、没有发酸发臭,也有很大的中毒风险。此外,不能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购买食物时尽量选择小包装,不囤积食物;选择低温干燥、通风的环境储存食物,避免阳光直射;发霉食品及时处理掉,绝不可冲洗或去除霉变部分后继续食用。

三、餐饮单位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各餐饮单位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一要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义务,严禁采购、销售、加工野生动植物。二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持有有效期内的健康证,并每天进行晨检,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从业人员,应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三要规范加工制作,注意清洁卫生、生熟分开,加热烹制的食物要烧熟煮透;加工制售生食类、冷食类、裱花蛋糕等高风险食品应在专间或专用操作场所内。四要做好餐饮具清洗消毒,要配足配齐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

四、消费者注意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消费者食用四季豆、扁豆、芸豆、刀豆等菜豆时,一定要烧熟煮透;葫芦瓜、蒲瓜、丝瓜、冬瓜、黄瓜等蔬菜,若出现苦味,则含有毒素,煮熟了不能破坏;不喝来历不明、无厂名厂址、无标签标识、浸泡药材成分不清等的药酒及其他酒类;不食用过于辛辣的食品,不过量食用冷饮和冰激凌,谨防胃肠道不适。

就餐要选择清洁卫生、证照齐备的餐饮服务单位,购买食品要查看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厂名厂址等,要索要消费凭证,如发生消费纠纷或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45投诉举报。如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点击查看医院救治,并保留好食物样本和呕吐物供医生救治时参考。